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創建于1953年,原為建設部直屬Zui大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始終以促進我國建設事業的科技進步為己任,面向全國的建設事業,以建筑工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開展行業所需的共性、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承擔國家建筑工程、空調設備、電梯和化學建材的質量監督檢驗和測試任務,努力為建設事業的發展服務。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涵蓋了建筑結構、工程抗震、地基基礎、建筑物理、住宅體系及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CAD、建筑環境與節能、建筑機械與施工、新型化學建材、建筑防火、建筑裝修等專業中的79個研究領域。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完成科研成果2176項,主編標準、規范453本,其中榮獲國家獎9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64項,獲得專利163項。主辦《建筑科學》、《工程質量》、《建筑機械》、《建筑機械化》、《中國電梯》、《工程抗震》,協辦《建筑結構學報》和《土木工程學報》等專業刊物,為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促進建設事業科技進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全國設計大師1人,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3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57人。在808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有教授級高工146名,工程師310名,中級技術人員261名。全院有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104名,一級注冊建筑師44名,注冊監理工程師47名,造價工程師9名,項目經理111名。
改企轉制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確立了成為我國建設事業科研院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科研機構,具有適應市場應變能力并不斷創新的科技型企業的定位和5個發展目標,即適應改企轉制和建設事業迅勐發展的科技型企業;能夠承擔建設事業重大科技平臺研究,擔綱建設事業科技先導;承擔建設事業標準規范研究、編制和管理任務,成為建設事業的技術支撐單位;承擔質檢中心職能,作好行業質量管理的技術支撐;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成為的科技團隊和開發團隊,并不斷開拓市場,促進科研—轉化良性循環發展。同時,在改企轉制過程中突出“四個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三個加強”(加強重大技術平臺工作、加強標準規范工作、加強質檢中心工作)和“三個強調”(強調國有經濟控制核心能力、強調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調完善人才激勵與約束機制)。截止到2002年底,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擁有資產總額9億元,所有者權益2.6億元。2002年主營業務收入8.9億元,上繳各項稅費5207萬元,主營業務利潤1.4億元。
半個世紀的歷程,是艱苦創業的歷程,是探索改革的歷程,是發展壯大的歷程,是鑄就的歷程。經歷了風雨洗禮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即將開始新的征程。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干部職工將繼續發揚“愛國愛院,團結奮進”的院風,堅持“創新、質量、效益”的辦院方針,秉承“團結、務實、創新”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始終以促進我國建設事業的科技進步為己任,面向全國的建設事業,以建筑工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開展行業所需的共性、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承擔國家建筑工程、空調設備、電梯和化學建材的質量監督檢驗和測試任務,努力為建設事業的發展服務。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涵蓋了建筑結構、工程抗震、地基基礎、建筑物理、住宅體系及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CAD、建筑環境與節能、建筑機械與施工、新型化學建材、建筑防火、建筑裝修等專業中的79個研究領域。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完成科研成果2176項,主編標準、規范453本,其中榮獲國家獎9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64項,獲得專利163項。主辦《建筑科學》、《工程質量》、《建筑機械》、《建筑機械化》、《中國電梯》、《工程抗震》,協辦《建筑結構學報》和《土木工程學報》等專業刊物,為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促進建設事業科技進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全國設計大師1人,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3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57人。在808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有教授級高工146名,工程師310名,中級技術人員261名。全院有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104名,一級注冊建筑師44名,注冊監理工程師47名,造價工程師9名,項目經理111名。
改企轉制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確立了成為我國建設事業科研院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科研機構,具有適應市場應變能力并不斷創新的科技型企業的定位和5個發展目標,即適應改企轉制和建設事業迅勐發展的科技型企業;能夠承擔建設事業重大科技平臺研究,擔綱建設事業科技先導;承擔建設事業標準規范研究、編制和管理任務,成為建設事業的技術支撐單位;承擔質檢中心職能,作好行業質量管理的技術支撐;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成為的科技團隊和開發團隊,并不斷開拓市場,促進科研—轉化良性循環發展。同時,在改企轉制過程中突出“四個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三個加強”(加強重大技術平臺工作、加強標準規范工作、加強質檢中心工作)和“三個強調”(強調國有經濟控制核心能力、強調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調完善人才激勵與約束機制)。截止到2002年底,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擁有資產總額9億元,所有者權益2.6億元。2002年主營業務收入8.9億元,上繳各項稅費5207萬元,主營業務利潤1.4億元。
半個世紀的歷程,是艱苦創業的歷程,是探索改革的歷程,是發展壯大的歷程,是鑄就的歷程。經歷了風雨洗禮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即將開始新的征程。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干部職工將繼續發揚“愛國愛院,團結奮進”的院風,堅持“創新、質量、效益”的辦院方針,秉承“團結、務實、創新”
聯系方式
- 公司地址:
- 上海市黃浦區打浦路88號19層
- 固定電話:
- 021-63019820
- 經理:
- 趙基達
- 電子郵件:
- carolinezh79@hotmail.com
- 郵政編碼:
- 200023
- 順企®采購:
- 請賣家聯系我在線采購產品
其他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 | carolinezh79@hotmail.com |
電子郵箱 | hr@cabr-sh.com |
座機號碼 | 021-53865525 |
座機號碼 | 021-56964807 |
電子郵箱 | zhaopin@pkpm.com.cn |
座機號碼 | 021-53865855 |
座機號碼 | 021-63019820 |
座機號碼 | 021-53964807 |
工商信息和基本資料
- 法人名稱:
- 上海凱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簡稱:
- 凱創建筑
- 主要經營產品:
- 未提供
- 經營范圍:
- 計算機領域、建筑工程領域內的科技經營業務,建筑材料、建筑設備、計算機軟硬件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營業執照號碼:
- 91310101795665515F
- 發證機關:
- 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法人類型:
-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 地區編碼:
- 310101
- 組織機構代碼:
- 79566551-5
- 經營期限:
- 永久
- 經營狀態:
- 存續
- 成立時間:
- 2006年11月23日
- 公司官網:
- http://www.pkpm.com.
- 所屬行業:
- 建筑建材 » 黃浦區建筑建材
- 所屬城市黃頁:
- 上海企業網 » 黃浦區
- 順企編碼:
- 17655794
上海凱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
股東名字 | 出資比例 | 出資額 |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人民幣500萬元 |
上海凱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記錄
變更項目 | 變更后 | 變更前 | 時間 |
---|---|---|---|
法定代表人變更 | 王凱 | 屈冠林 | 2022-10-18 |
投資人變更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名稱變更]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13 |
章程修正案備案 | 2022-07-07章程修正案 | 無 | 2022-07-13 |
法定代表人變更 | 屈冠林 | 劉楓 | 2022-02-17 |
監事備案 | 聶永明 [新增] | 張曉 [退出] | 2022-02-17 |
經理備案 | 張崟 | 張崟 | 2020-04-29 |
監事備案 | 張曉 | 張曉 | 2020-04-29 |
董事備案 | 劉楓 [新增] | 劉軍進 [退出] 張崟 [退出] 馬素貞 [退出] | 2020-04-29 |
法定代表人變更 | 劉楓 | 劉軍進 | 2020-04-29 |
章程備案 | 2020-04-03章程備案 | 無 | 2020-04-29 |
上海凱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組織架構
名字 | 職務 |
---|---|
劉昊 | 監事 |
張永煒 | 董事 |
朱偉 | 董事兼總經理 |
張滟 | 董事 |
沈耀軍 | 董事 |
馬恩成 | 董事長 |
相關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