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zvzb"><address id="vzvzb"><listing id="vzvzb"></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vzvzb"></address>
    <progress id="vzvzb"><progress id="vzvzb"><font id="vzvzb"></font></progress></progress>

    <strike id="vzvzb"><progress id="vzvzb"><thead id="vzvzb"></thead></progress></strike>
    <sub id="vzvzb"><thead id="vzvzb"><font id="vzvzb"></font></thead></sub>

      <progress id="vzvzb"><progress id="vzvzb"><font id="vzvzb"></font></progress></progress>

          <progress id="vzvzb"><meter id="vzvzb"><cite id="vzvzb"></cite></meter></progress>
          <sub id="vzvzb"></sub>
          <sub id="vzvzb"><thead id="vzvzb"></thead></sub>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學校簡介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藥物所)是省屬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單位,隸屬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83年12月,是集科研、開發、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單位。
            1997年12月,山東省編制委員會下文,同意在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加掛“山東省抗衰老研究中心”的牌子,主要承擔抗衰老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抗衰老藥物的開發研制、抗衰老保健的咨詢服務等任務。1998年12月,山東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山東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進行驗收,正式批準該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抗腫瘤、防治心腦血管病、抗病毒等方面天然藥物的研究和開發。2004年,省醫科院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整合院內包括藥物所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等優勢學科申報并成立了省高水平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現代醫用藥物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1999年11月12日,魯科政字(1999)366號文批復,同意成立山東省藥品臨床前實驗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新藥臨床前藥理、毒理、藥效和毒性作用的實驗研究,為臨床應用及新藥開發提供實驗依據,并面向社會承擔有關業務指導、實驗研究、咨詢服務工作等。
            “濟南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于2007年經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成立,由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和濟南大學聯合辦學,實施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教育,面向全國招生,執行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學院承辦醫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教育,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下設叁個系,分別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制藥工程系及藥學系。
            藥物所按照“系所合一”的辦學模式,負責藥學系和制藥工程系的教學及管理工作。目前,共有在校生6個班,280余人,每年招生200人(兩個專業各招生100人)。
            藥物所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師30名,其中具有碩士生導師10名,職稱教師17人,博士學位人員9人,碩士學位人員25人。
            藥物所現有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藥物化學/藥物合成反應、藥物分析、藥劑學、化工原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10個學生實驗室,共有面積2640平方米。配備有高效液相色譜儀、紅外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各型儀器設備700余臺套,價值400余萬元。
            作為國務院批準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授權點和聯合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單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80余名。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在職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8名。
            作為省屬集科研、開發、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單位,現有山東省“天然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藥物釋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并完成院級以上課題160余項,其中10余項,省級80余項;獲各級成果獎50多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在國家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400余篇。
            藥物所辦學優勢為科研經驗豐富,教學中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旨在培養實踐性強的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2000年,藥物所藥物化學專業被國務院批準為碩士研究生培養、授權點和聯合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005年藥理學專業被國務院批準為碩士研究生培養、授權點,迄今為止,兩個專業共培養碩士研究生73名。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在職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7名。
            藥物所現有專業技術人員78人,學歷分布為:博士9人,碩士19人,職稱人員38人。固定資產2100多萬元,其中高效液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大型制備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薄層色譜儀,毛細管電泳儀、十六道生理信號采集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均為國內先進精密儀器。
            藥物所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開發抗腫瘤新藥、防治心腦血管病新藥、抗病毒新藥、抗衰老藥物及治療其它常見病、多發病新藥;培養藥物化學、藥理學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藥物化學博士研究生。近年來,藥物所不斷調整科研思路,以強化自主創新為主線,以新藥研究為重點,以重點項目為突破口。本著科研工作上水平、上檔次、上有轉化能力和效益項目的原則,在關鍵技術上搞創新,成果轉化上求發展,進一步提高本單位的科研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建所以來,先后承擔并完成院級以上課題160多項,其中973子課題1項,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項,國家新藥基金項目1項,省級重大招標課題2項,省級課題70多項;獲各級成果獎50多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其中17項已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在國家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400多篇;研究開發新藥二十多個,其中17個已獲新藥證書及生產批件。
            發展戰略
            在藥物基礎研究的同時,把藥物團隊研究與開發能力建設作為主要的發展戰略,主要包括叁個方面的發展重點:一是以天然藥物研究為特色、合成創新藥物研究為支撐的創新藥物研究與發現;二是以藥物安全性評價和藥物藥效學評價為特色、藥物作用機制研究為基礎的藥物評價研究;叁是以標準化的藥物合成工藝、制劑工藝、質量標準為特色的藥物開發研究。圍繞以上重點,建設叁支思想活躍的研究隊伍,一是創新意識強的藥物基礎研究及創新藥物發現隊伍;二是技術熟練管理規范的藥物評價隊伍;叁是科學求實,技術先進、團隊意識強的開發隊伍。在此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為我國新藥研究與開發創新能力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代表性成果
            (1)葛根素
            古籍文獻記載葛根主治“胸背徹痛”,我所研發專家進行了認真分析認為既現代醫學的“心絞痛”,通過有效成分系統研究發現葛根素是治療心絞痛的主要有效成分,通過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研發成功了治療心絞痛新藥“葛根素”,包括葛根素原料及葛根素注射液,九十年代初期轉讓至煙臺中策制藥公司,該公司生產的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普樂林)1999年占有份額的58.7%。另外,葛根素作為扶貧項目無償轉讓陜西鎮平,使陜西安康制藥廠在2001年的葛根素市場份額占國內總額的17.1%,對西部貧困地區經濟產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葛根素推向市場后,技術在國內迅速擴散,據估計目前生產葛根素產品的廠家不少于50家,成為了臨床上治療心絞痛藥物的主流藥物之一。
            (2)鉑類系列抗癌藥物
            自八十年代起,我所在國內Zui早進行了“鉑類系列抗癌藥物”的規范化仿制研究。作為廣譜抗癌一線藥物,順鉑、卡鉑、奈達鉑均首家推向市場,目前仍然是齊魯制藥廠、德州制藥廠及大連萬達制藥公司的主要產品。僅卡鉑一項自1993年以來每年累計產值都超過6000萬元,成為藥廠的拳頭產品。
            (3)替吉奧膠囊(TS)
            替吉奧膠囊是治療消化道疾病的抗癌化療藥物,是替加氟、氧嗪酸鉀、吉美嘧啶的復方制劑,轉讓給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當年銷售額過億元。
            替吉奧膠囊(TS)是第叁代氟尿嘧啶類藥物。本所于2001年開始研制該新藥,研制過程中得到了省醫科院和省科技廳的重點支持,于2003年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研究批件,同年轉讓給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獲轉讓費230萬元。2008年底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2009年當年銷售額過億元。
            替吉奧膠囊是由替加氟(FT)加兩個生化修飾劑吉美司他(CDHP)和氧嗪酸鉀(OXO)按一定摩爾比配合而成的口服抗癌藥物。其中,替加氟是主藥,進入體內轉化成氟尿嘧啶(5-FU)發揮抗癌作用。CDHP是肝臟二氫嘧啶脫氫酶(DPD)抑制劑,可減緩5-FU的降解,保持腫瘤組織內氟尿嘧啶有效濃度。OXO在胃腸道中選擇性作用于乳清酸核糖轉移酶(ORTC),能阻斷5-FU的磷酸化過程,減輕5-FU對胃腸黏膜組織的毒性。
            它是按照SRC(self-resecuring)概念,即臨床強調提高療效和降低毒性并行的原則而設計研制的一種新型口服抗癌藥物,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化療指數,經臨床驗證被認為是目前該系列藥物中構思Zui巧妙、毒性Zui低、療效Zui高的藥物。主要用于胃癌、結直腸癌、頭頸部癌、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在國內10家臨床醫院進行的隨機、平行對照的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中,評價了替吉奧膠囊對比替加氟治療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顯示,在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有效率(CR+PR)、臨床受益率(CR+PR+MR+SD)方面,療效均好于對照組替加氟,而在消化系統毒副反應方面,替吉奧膠囊的發生率為46.85%,替加氟的發生率為86.96%,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4)一類新藥八寶素的研究與開發
            八寶素(異丙景糖酐)是自景天科植物長藥八寶(Hylotelphiumspectabile)或八寶(Herythrostic-tum)中提取分離并純化的單一化合物,化學名為:2,7-脫水-4,5-O-異丙叉-β-D-阿卓-2-庚酮吡喃糖。經化學、藥效、毒理及Ⅰ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本品安全有效,具有顯著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該藥經課題組20余年的研究,在取得大量實驗數據和應用前景的基礎上,于2000年列入國家新藥基金項目,2004年列入國家863項目,并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具有獨立知識產權。1999年12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1類新藥臨床研究,已通過臨床前全部資料的審核,正式批準并獲得新藥Ⅰ期和新藥Ⅱ期兩個臨床研究批件,現已完成了Ⅰ期臨床研究和ⅡA期臨床研究,ⅡB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
            乙型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目前廣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藥拉米夫定存在嚴重的停藥反跳現象,Zui近又報道病毒變異問題。異丙景糖酐的有效病例未發現嚴重停藥反跳現象,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治療乙型肝炎的新藥。

            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
            經十路89號 -
            固定電話:
            (0531)2952685
            聯系人:
            未提供
            郵政編碼:
            250001
            順企®采購:
            請賣家聯系我
            在線采購產品

            工商信息和基本資料

            法人名稱: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簡稱:
            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主要經營產品:
            從事天然 , 合成藥物的研究開發 , 向社會提供藥物技術服務
            經營范圍:
            未知
            經營期限:
            永久
            經營狀態:
            在業
            注冊資本:
            409 (萬元)
            所屬行業:
            醫學研究與試驗發展
            所屬城市黃頁:
            濟南企業網
            順企編碼:
            6368962

            順企網 | 公司 | 黃頁 | 產品 | 采購 | 資訊 | 免費注冊 輕松建站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由企業注冊和來自工商局網站, 本站完全免費,交易請核實資質,謹防詐騙   法律聲明  聯系順企網
            ICP備案: 粵B2-20160116 / 粵ICP備12079258號 / 互聯網藥品信息許可證:(粵)—經營性—2023—0112 /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007號
            © 11467.com 順企網版權所有 發布批發采購信息、查詢企業黃頁,上順企網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