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藝術學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至2010年3月為止,全院有全日制本??茖W生5535人,碩士研究生314人,成人教育學生950人,中專學生1028人,獨立二級學院學生2255人。
建院以來,學院匯聚了一大批著名藝術家,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2萬多名。同時也培養了包括傣、哈尼、納西、傈僳、拉祜、佤、景頗、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諾、德昂、獨龍等云南獨有少數民族的藝術人才。為云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留法歸來的油畫家、雕塑家廖新學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聲樂家方于教授夫婦(《悲慘世界》譯者),知名國畫家、雕塑家袁曉岑教授,云南畫派代表人物丁紹光和蔣鐵鋒等專家學者先后在此執教。學院現有教職工658人,其中大學本部有教職工568人,附屬學校有教職工90人。大學本部347名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職稱的55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12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1人榮獲“云南教育功勛獎”。
云南藝術學院辦學專業設置齊全,培養層次多樣,現有的2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藝術類的所有專業,涉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等綜合藝術學科,藝術類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藝術碩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師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平逃⒘魧W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函授教育、專升本教育等各類層次的、面向全國及招生的辦學資格。
云南藝術學院現有10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藝術文化學院、繼續教育與高等藝術職業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學院、與企業合辦)和附屬藝術學校(中等職業專業學校);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舞蹈學、藝術學、設計藝術學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音樂、美術2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有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和藝術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有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有3個省級重點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繪畫、戲劇影視文學;有2個省級特色專業:藝術設計、繪畫;有7門省級精品課程:《絕版套色木刻》、《視聽語言》、《戲劇概論》、《和聲》、《圖形創意》、《普通藝術學》、《云南少數民族代表性民間舞蹈》;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音樂教學與展演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復合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繪畫教學團隊。
云南藝術學院設有專職科研機構“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下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間藝術陳列館,有較為齊備的實驗實踐場所和科研儀器設施,為學院師生在教學、研究和創作等方面取得驕人成績提供了條件。2008年經云南省政府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民族藝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2008年經云南省教育廳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藝術類師資培訓基地;2009年經省政府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招收周邊國家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傳部掛牌把學院作為全國CCTV電視歌手大賽云南參賽選手的專業培訓基地。
云南藝術學院在版畫、油畫、民族戲劇、音樂創作和表演、舞蹈編導和表演等學科專業創作和研究領域,有著廣泛而獨特的影響。在全國各類重大藝術類專業賽事中,學院皆有重大收獲。2000年至2009年,學院研究、創作、表演成果獲、省部級獎186項;出版學術專著100余部;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項目108項;參加國際、國內各類活動展覽、演出600余場次。
云南藝術學院主辦的《云南藝術學院學報》是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近年來,學院一直堅持學術標準、藝術原則辦學報,其強烈的學術意識,開放的學術胸襟,贏得學界的重視和贊譽。2009年,學報正式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學院改革發展歷程中,《云南藝術學院學報》正成為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高地,云南藝術學院學術、研究、創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藝術學院學術風景的名片。
云南藝術學院老校區占地184.98畝,建筑總面積70,306平方米。正在建設的呈貢新校區占地800畝,第一期總建筑面積21.17萬平方米。學院圖書館現有印刷類圖書近30萬冊,電子類圖書10余萬冊(片),每年訂閱數百種各類期刊,每年投入學費收入的3%??钸M行圖書建設。在建有演播廳、戲劇實驗劇場、小型音樂廳、美術館等教學實踐場地的基礎上,2008年學院新建竣工的集演出、展覽為一體的實驗劇場共12,068平方米,實驗劇場內配置了
建院以來,學院匯聚了一大批著名藝術家,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2萬多名。同時也培養了包括傣、哈尼、納西、傈僳、拉祜、佤、景頗、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諾、德昂、獨龍等云南獨有少數民族的藝術人才。為云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留法歸來的油畫家、雕塑家廖新學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聲樂家方于教授夫婦(《悲慘世界》譯者),知名國畫家、雕塑家袁曉岑教授,云南畫派代表人物丁紹光和蔣鐵鋒等專家學者先后在此執教。學院現有教職工658人,其中大學本部有教職工568人,附屬學校有教職工90人。大學本部347名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職稱的55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12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1人榮獲“云南教育功勛獎”。
云南藝術學院辦學專業設置齊全,培養層次多樣,現有的2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藝術類的所有專業,涉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等綜合藝術學科,藝術類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藝術碩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師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平逃⒘魧W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函授教育、專升本教育等各類層次的、面向全國及招生的辦學資格。
云南藝術學院現有10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藝術文化學院、繼續教育與高等藝術職業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學院、與企業合辦)和附屬藝術學校(中等職業專業學校);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舞蹈學、藝術學、設計藝術學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音樂、美術2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有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和藝術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有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有3個省級重點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繪畫、戲劇影視文學;有2個省級特色專業:藝術設計、繪畫;有7門省級精品課程:《絕版套色木刻》、《視聽語言》、《戲劇概論》、《和聲》、《圖形創意》、《普通藝術學》、《云南少數民族代表性民間舞蹈》;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音樂教學與展演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復合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繪畫教學團隊。
云南藝術學院設有專職科研機構“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下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間藝術陳列館,有較為齊備的實驗實踐場所和科研儀器設施,為學院師生在教學、研究和創作等方面取得驕人成績提供了條件。2008年經云南省政府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民族藝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2008年經云南省教育廳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藝術類師資培訓基地;2009年經省政府批準,學院成為云南省招收周邊國家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傳部掛牌把學院作為全國CCTV電視歌手大賽云南參賽選手的專業培訓基地。
云南藝術學院在版畫、油畫、民族戲劇、音樂創作和表演、舞蹈編導和表演等學科專業創作和研究領域,有著廣泛而獨特的影響。在全國各類重大藝術類專業賽事中,學院皆有重大收獲。2000年至2009年,學院研究、創作、表演成果獲、省部級獎186項;出版學術專著100余部;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項目108項;參加國際、國內各類活動展覽、演出600余場次。
云南藝術學院主辦的《云南藝術學院學報》是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近年來,學院一直堅持學術標準、藝術原則辦學報,其強烈的學術意識,開放的學術胸襟,贏得學界的重視和贊譽。2009年,學報正式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學院改革發展歷程中,《云南藝術學院學報》正成為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高地,云南藝術學院學術、研究、創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藝術學院學術風景的名片。
云南藝術學院老校區占地184.98畝,建筑總面積70,306平方米。正在建設的呈貢新校區占地800畝,第一期總建筑面積21.17萬平方米。學院圖書館現有印刷類圖書近30萬冊,電子類圖書10余萬冊(片),每年訂閱數百種各類期刊,每年投入學費收入的3%??钸M行圖書建設。在建有演播廳、戲劇實驗劇場、小型音樂廳、美術館等教學實踐場地的基礎上,2008年學院新建竣工的集演出、展覽為一體的實驗劇場共12,068平方米,實驗劇場內配置了
聯系方式
- 學校地址:
- 昆明市呈貢區雨花校區雨花路1577號
- 固定電話:
- (0871)5352694
- 院長:
- 郭浩
- 郵政編碼:
- 650101
- 順企®采購:
- 請賣家聯系我在線采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