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葉,1950年出生于山西省運城關公故里?,F任國際美術聯合常務理事,中國絨繡委員會主任,山西運城關公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工藝美術師,主治醫師。
李淑葉幼城家訓,8歲學醫,但更為酷愛世代的刺繡藝術。一九九二年李淑葉毅然放棄再當醫院院長的機會,主動申請下崗。會同一班下崗職工,踏上繼承研究我國傳統的純手工刺繡--絨繡藝術。
物轉星移。寒來暑往。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孜孜以求,她們終于開發出絨繡新工藝,創了“色漸變網點過渡法”,“裝表法”,及“12針法”。手法奇妙,作品精良,文化品位高,表現力豐富。大可數丈巨制,小可盈寸袖品,即可仿繡世界名作,又可仿繡名人字畫,還可制作百姓喜聞樂見的各種作品,成為裝璜賓館,辦公室,家庭居室的時尚。其中《慰告英靈》獲得國際美術家聯合會金獎,先后為夫人-卓琳女士和第二屆APEC國際貿易博覽會收藏。繡品并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和港,臺,日本,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李淑葉的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贊譽,中央電視臺的"生活"和"半邊天"欄目以"再繡前程"為題播放了她的作品和事跡;山西電視臺以'三晉一絕"報道了她的作品.廣東等地方電視臺和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婦女報,中國旅游報,山西日報,華商報等相關報刊也先后作了報道.藝術大師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為她的絨銹藝術題寫了"創造性地發揚中國絨銹工藝";國畫大師關山月為其題寫了"為民族民間文化爭光彩";董兆祥先生題寫了"中國第五繡'晉繡'";國際美聯常務主席張文祥先生題寫了"美在人間".......
李淑葉的絨繡藝術為祖國的民間藝術增添濃濃的一筆,為社會培育了一批藝術英才,為下崗姐妹,殘疾人,貧困婦女尋找一條就業之路.絨銹--這朵璀璨奪目的民間藝術奇葩將愈加走紅全國,載譽世界!
聯系方式
- 公司地址:
- 中國 山西 運城市鹽湖區 北京東方博古
- 固定電話:
- 86-010-83262940
- 聯系人:
- 未提供
- 郵政編碼:
- 044000
- 傳真號碼:
- 86--
- 順企®采購:
- 請賣家聯系我在線采購產品